谋大计 洒大爱 甘奉献
农安县关工委
2000年,王满昌同志从农安县政协副主席领导岗位退休后,谢绝了多家商企单位的高薪聘请,出任农安县关工委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农安县关工委的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多次被省市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先后三次受到中国关工委的表彰,他本人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谦恭做事聚人心
王满昌同志说过:“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战略工程,作为关工委组织,要实现其价值,没有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绘制不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必须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实、做好。”他始终坚持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勤请示、勤汇报、勤沟通。每次参加省市关工委会议,他总是把会议精神向县领导及时汇报。每年召开关工委年度工作会议或者开展大型活动前,他都主动向县主管领导征求意见。王满昌同志一以贯之地以大局为重,经常为县委县政府出主意、当参谋,高度负责地建言献策。2008年,他带领驻会人员到乡镇调研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后,以专项调查报告的形式,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讲明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了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工作建议,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以县委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协调会,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又召开了全县留守儿童工作会议,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王满昌同志以他的谦恭品格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县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1年以来,县委就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决定》等23个文件。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县关工委名誉主任,成立了由23个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2013年,县委书记周贺到任20天,就到关工委调研。当年的重阳节,周贺又带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部分领导,专程看望县关工委驻会老同志。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周书记赞扬“县关工委是全县机关工作的一面旗帜”。县关工委连续5年在县直机关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中获一等奖。现在,县关工委有100多平方米办公场所,有现代化办公设备,有办公用车,有经费保障。县编委还为县关工委办公室核定了两个编制,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
招贤纳士壮队伍
王满昌同志说:“各级关工委的班子,必须选能人、选好人,选德高望重的人。”2001年到2016年,他相继建议县委批准了3位德高望重的县级退休干部和5位社会口碑好的局级退休干部到关工委任职。他建议县委批准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宝华骨科医院院长高宝华,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农业专家李玉华、剧作家王福义到关工委任职,做不驻会的副主任。每当有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变动时,他亲自打电话,同党委领导商定人选,保证了基层班子队伍的质量。2014年,他积极建议靠山镇党委安排东排木村党支部书记赵海涛出任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海涛同志任职后,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把全镇关工委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破解了很多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难题。很多干部群众都深有感触地说:“关工委的组织没白设,关工委的人没白用。”
善谋大计抓品牌
王满昌同志思想站位高,工作标准高。在他的精心设计下,农安县关工委打造出了“基地做平台,五老育人才,青年奔小康”的科技教育品牌。他拟写文件,请示县委批准成立了“县关工委科技专家服务中心”,并在专家中心安上了科技咨询专用电话“188”,动员296名科技五老从事科技教育活动。他经常带领驻会班子成员深入基层,靠前指导科技培训。他协调县财政局,每年为专家中心批拨科技教育活动专项资金5万元,用于科技专家活动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开安镇青年农民高俊明创建了“农安县果树保护地栽培研究所”,成功引进了珍珠油杏、中华寿桃、蓝莓等栽培项目,年收入十几万元。农安镇青年农民马树国发展养殖业,年收入50余万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民科技拔尖人才”,被省评为“吉林省养鹅科技示范户”。合隆镇谷家岭子村免耕技术试验基地,带动了全县6000多青年农民,应用了免耕新技术,获得了每公顷产28000-30000斤的好收成。靠山镇东排木村“学农实践基地”的水稻试验田,每公顷产24700斤,是农安县水稻产量之最。
倾洒大爱献真情
王满昌同志关注社会底层,同情弱势群体。2011年,王满昌出席县妇联举办的“代理妈妈”签约仪式,他带头签约,做了农安镇北关村单亲家庭张宇航同学的“代理妈妈”。3年中,他为其家庭捐献了3000元现金和500斤大米、500斤面粉、100斤豆油。张宇航同学不负期望,以优异成绩升入大学。实验中学学生段明峰患骨病,需高昂的医疗费用,由于家境贫困,无奈地放弃了治疗。王满昌同志立即和县医保中心领导商量特事特办,为段明峰同学开辟绿色通道。县医保中心破例为段明峰解决了所需医疗费用,段明峰得到及时医治并恢复了健康,重返校园。2008年,王满昌同志在开安镇调研时发现,学生崔超家庭特殊困难,父亲股骨头坏死,妈妈打工为生。他出面请托王义种业的老总肖然,企业出资包保崔超读书。崔超不仅升入县实验中学,还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农业大学。王满昌同志听说前岗乡库塘村有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姚显文,家庭生活极度困难,居住在濒临垮塌的土房里。他第一时间赶到这位老兵家探望,回来后,为姚显文筹集2万元资金,并委托乡党委和村党支部共同组织人力,建起了3间砖瓦结构住房。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360多名。2007年,王满昌同志得知特教学校经费紧张,设备陈旧,校园环境不好,他便请政协原主席席庆国同志一道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为学校捐款5万元。2008年,教育部批拨280万元给特教学校建企教基地,但是,只有一天办手续的时间,王满昌得知此事,立即协调有关部门的领导到特教学校现场办公,按时上报了相关资料,保证了学校基建的正常启动。2012年,王满昌同志去长春市民政局和省慈善总会,争取了价值10万元的衣服、被褥和桌椅,捐赠给了县特教学校。